正道2024春拍|樊军民:枕山栖谷,坐听风蝉

发表时间:2024-07-12      文章来源:正道拍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极为常见,通过借助自然意象如花鸟鱼虫、山水树木等,来寄托和抒发作者的情感、志向或理念。与之相近的另一种手法“自喻”,也常见于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如传统文人画中,作者将自己移入画中,与观者进行互动与情感交流,此时,画中人便成为作者的替身,以如此的方式传达作者的情感思想。
 
这种表达方式与审美情趣同样延续于玉雕中,在北京正道2024春拍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樊军民的作品涵盖了器皿、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其中以表达文人闲情逸致为主题的作品最能见作者情感的个人表达,我们不妨依此传统一窥作者的情感思想。



北京正道2024春拍拍品 
樊军民 道下乘凉 和田玉籽料

8.8×3.8×1.1cm 106.6g
私洽咨询:138 1093 7066
 
在作品《道下乘凉》中,作者化身为路边树下乘凉的老者,老者手持摇扇,自在而坐,观其衣饰,简素质朴,随性洒脱。作者巧用石皮,略作勾勒,一棵繁茂笔直的高树跃石而出。老者目视前方,虽不见完整面容,衣着与形态即流露出悠然闲适之感,画面虽不见远景,却为观者留下了对田园生活的无限想象。


 
作品形制规整,设计简洁,背面浮雕“道下乘凉”以点题。《后汉书·杨震传》记载:“震独处一室,左右无昼夜人数,惟有书简为伍,而愿道下乘凉。””道下乘凉“四字道明杨震不追求权势富贵,而更向往平淡简朴生活的心迹。如此的生活态度大概也是樊军民的心境写照吧。


北京正道2024春拍拍品
樊军民 逍遥游 且末糖白玉
7.0×3.1×1.4cm 57g
私洽咨询:138 1093 7066
 

“逍遥”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庄子在其中阐述了逍遥无为的哲学思想,探讨了如何超脱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道家的隐逸哲学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他们借隐居山林实现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在作品《逍遥游》中,作者摇身一变成为归隐山林的高士。只见其袒胸露腹,拄杖而行,流连山水,物我两忘,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玉石圆融流畅的轮廓妙化为巍峨群山,浓淡不一的糖色正如夕阳余晖照见山林。


 
作品背面,茅屋独立山间,远景可见群山耸立,直入云霄,大面积的留白令作品于方寸之间可感壁立万仞,幽隐旷远。万籁俱寂中有山间清风拂面,江上明月照人。如此清幽之境,大概是无数文人墨客梦想的隐居之地。


北京正道2024春拍拍品
樊军民 清风徐来 和田玉籽料
9.0×5.0×2.6cm 201g
私洽咨询:138 1093 7066

 
作品《清风徐来》以线面结合的方式刻画了一位悠游于花间的仙人,身姿洒逸,仪态优雅,宽袍束髻,高洁出尘,手持一支盛开鲜花,轻盈婀娜,柔美动人。作品背面保留完整石皮,点缀少许花瓣,明丽温暖,婉约静谧,清风徐来,芳香四溢,繁简结合的手法不仅营造出清幽之韵,亦将玉石自然美感尽皆展现。
 
 
北京正道2024春拍拍品
太虚境界 和田玉黄玉
14×3.8×1.8cm 274g
私洽咨询:138 1093 7066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崐仑,不游乎太虚。”在道家哲学中,“太虚”一词谓空寂玄奥之境,是一种无形无象、无边无际的境界。道教中“太虚境界”有时也被视为修炼者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作品《太虚境界》依形制高远构图,风格简约,笔意清简,远山隐隐,近景只见一间圆融茅亭,虚实相生,远近结合,画面空寂,意境深幽,如入仙境。近景的具象与远景的抽象仿佛俗世与出世的象征,作者以无人之境展现“太虚境界”所达到的“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背面以行书阴刻“太虚境界”四字,刀法恣意,神采飞扬。
 

 
北京正道2024春拍拍品
樊军民 无忧 和田玉
10.5×3.9×4.3cm 272g
私洽咨询:138 1093 7066

 
玉雕中对猫的表现并不少见,因猫谐音“耄”,蝶谐音“耋”,故常以猫和蝴蝶为组合,取“耄耋富贵”的吉祥寓意。在樊军民的作品中,以猫为题材更多的出于作者对猫的喜爱,作品《无忧》即以樊军民的家猫为刻画对象,立体圆雕,饱满敦实,圆融可爱。
 

 
圆滚滚的身躯,慵懒悠闲的体态,仿佛午睡方醒,带着一丝高冷走向主人,充满了温暖的生活气息。猫的独立神秘、与世无争仿佛另一个象征,对于向往隐逸的俗世中人而言,比之隐居山林,或许大隐于市是更好的选择,像猫一样,既有世俗的温暖,又保持自我的清醒独立,这或许又是作者的另一个化身。
 
从道下乘凉的老者、隐居山林的高士到悠游洒逸的仙人,再到“天人合一”的太虚境界、大隐于市的猫,虽然刻画主体各不相同,但悠然闲适的生活氛围、简朴平静的生活态度、超然物外的隐逸思想贯穿于每一件作品中。
 
在内卷高压、焦虑浮躁的当下,偶尔远离尘嚣,回归宁静,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忙于生活、无暇他顾的现代人的内心向往。对大多数人而言,隐居山林不切实际,偶尔回归田园,短暂地躺平一下,未尝不可。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