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玉壶,想必大家会想起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在唐诗中常常出现,但唯有这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传颂至广。
作为生活中的常用器物,茶壶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就玉质壶而言,最早见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而“玉壶”一词最早出现于《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东魏》,“学洽闻,奉玉壶以挺誉”。据资料显示,目前看到最早的玉壶,是1956年出于河南洛阳的一件唐代盘口圆腹壶。就存世的作品来说,玉壶最早出现于唐代,兴起于明清,以乾隆时期最盛。
在玉雕创作中,玉壶是制作工艺最复杂、对玉料要求最高的品种之一。也因此,即便发展到明清,玉壶的数量远远不及其他器物,故宫博物院收藏玉石器约三万件,明清时期玉壶只有二百余件,可见玉壶创作难度之高。
但同时也说明收藏价值更为可观,2017年一件清乾隆御制白玉瓜棱式羊首掐丝珐琅提梁茶壶以7000多万港币成交,引发热议。
在当代玉雕拍卖市场中,玉壶同样受到藏家青睐。不同玉雕流派与名家对玉壶的表现,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玉壶的造型与风格,如果论及玉壶的创新,樊军民必定首屈一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樊军民
樊军民的玉雕创作涉猎之广业务有目共睹,了解其创作,要沿着品类层级继续细分,具体到单品层级,例如在器物品类中,玉壶这一品种已构成独立的作品体系,从早期的《籽玉提梁壶》到后期的《远翮壶》《大风壶》,能看到樊军民在玉壶创作上的探索创新与风格流变。
樊军民 和田玉青玉僧帽壶
27×19×12cm 1183g
私洽:138 1093 7066
作品《和田玉青玉僧帽壶》是樊军民器皿的经典力作。不同于以往玉壶造型与立意上的大胆跳脱,此件作品以僧帽壶的形制为依托,于造型细节方面别出心裁,整体风韵可见传统僧帽壶的端庄大气与佛教风格,同时巧思设计与完美工艺呈现出别样意趣。
僧帽壶是景德镇于元代时创烧的瓷器新造型,因口、颈形似藏传佛教中僧侣的帽子而得名,明永乐、宣德时期十分流行,有红釉、青釉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期官窑都生产仿明永乐僧帽壶。后世的僧帽壶在此基础上多有变化,造型更为纷呈多样。紫砂僧帽壶、玉雕僧帽壶皆从瓷器僧帽壶脱胎而来。
此件僧帽壶以和田青玉琢制而成,鼓腹,高颈,瘦底,圈足,壶身光洁饱满,清润泛光;高颈挺秀,自下往上过渡自然,口沿呈阶梯状,前低后高,莲瓣状矮墙围绕成帽檐状。壶盖卧于口沿内,盖面有序加高隆起,正中托起花顶盖钮,设计精巧,玲珑有致。
僧帽壶壶嘴较短,设计鸭嘴状水槽,颇具特色,执把的设计区别于传统,以大线条呈现造型,起伏婉转仿似一条青色游龙,身姿以简约抽象的手法呈现,面部精雕细琢,萌动可爱,线条流畅如水表现出强烈动感,与壶身端庄沉稳的气韵形成鲜明对比,两相映照,动静成趣。另一侧颈与腹衔接处巧用活环装饰,雕刻精美,于古拙大气中增添灵动之气。
整器造型观之卓然大方,浑厚沉稳,周身线条明快,轮廓清晰,大块面不见一丝纹饰,打磨精细,一方面彰显青玉天然之质,另一方面将注意力聚焦于作品造型之美,突出僧帽壶独特的壶式特点与审美意趣。
壶内壁掏膛干净,厚薄均匀,和田青玉色泽醇厚沉郁,质地细腻光滑,内敛静谧的色泽与整体气韵相得益彰,观之意蕴深邃,静穆幽然。
玉壶创作难度大、耗时久,对选材、造型以及创作者的要求极高,因此业内有“宁切五条镯,不雕一把壶”的说法。或许正是玉壶创作带来的挑战性,吸引樊军民在这一方向上探索不断。
在器物品类中,樊军民尤其倾心于玉壶,其玉壶作品自成体系,展现出标新立异的创新能力和极具个人主义内涵的审美意趣,他所赋予作品的鲜明风格和独特魅力使得作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一壶难求。在当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消费心理更加谨慎的环境下,创作者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更多挑战,以樊军民的行业影响力,当然不必再经历如此的行业“厮杀“,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背后必然是更高的衡量尺度和与之匹配的卓越的创作力,一壶难求,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