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爱香水、香薰、精油,但和古人用香比起来,实在是粗糙得不值一提。
世道是如何变粗糙的呢?约略是从生活节奏变快的那一刻起吧!
那么,如何慢起来呢?方式很多种,比如焚一炉香,静坐片刻,偷得浮生半日闲,便不啻为美事。
殷建国 碧玉压经炉
3.9×7.8×9.0cm 163g
一炉古今
作为“香事”最显性可观的主角,香炉的历史大有可观。
中国香炉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古代青铜鼎既可以充当实用器炊饭烹煮,也可以用作祭祀器礼天敬神,自然由此便和香火产生了关联。更准确的记录则出现在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一书中:
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香火人间
除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庙宇,香炉现在不算多见,玉雕香炉就更属稀缺,多用于陈设,出没于文房、客厅。
古人生活则不同,遇人遇事为表庄重,都要焚香沐浴。焚香首在于香具的选择,以具体的香炉而论,在古代生活中高频出现是有现实文化土壤及应用场景的。
中国人自古重香火,这个“香火”,无论是指涉宗庙还是日常,几乎都是家族文化的隐喻,香火不息,子嗣绵延,和香炉纯功用的层面相较而言,意义不知升华了多少层次。
另外,香炉所代表的,其实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范式,与当下提倡的生活的仪式感同出一辙。在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中,“红袖添香夜读书”就是一种典型。再进一步,焚香又和烹茗、挂画、插花一起,演变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四艺”。
但古时候焚香,归根到底也都是一小撮人的生活。一方面耗资不菲,普通老百姓折腾不起;另外就是焚香对审美要求高,常人操作多有畏难,这也是为什么关于香事的相关描述往往多出现在高濂、文震亨等热衷生活的文人的著作中。
心香一瓣
时移世易,斗转星移,现在我们依然会发现,即便当下传统的香道堪称小众,但也和西式的香薰文化并行不悖。古往今来,对芳香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其实从未改变。尤其传统文化复兴,大众经济飞速提升,可以预见,香炉重新回归日常具备了充足的可能性。
坦率而言,香炉其实并非是生活的附属品,而是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审美、修身、养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品香者从自身的意趣和情感出发,对香具进行选择,而从香具中也可以看出其主人的品味。
在殷建国的炉瓶器皿作品中,甚至在市面一众玉雕香炉中,此次征集的这件碧玉“押经炉”式香炉都算得上佼佼者,以原料、器型和工艺见长。
图/ 苏州玉雕名家 殷建国
用料精良
香炉以碧玉为材,玉色厚重均匀,几无杂色,既不过分嫩腴,也不失古雅,颇得“雨过天晴云破处”之妙,观之令人忘忧。玉质亦显细腻纯净,灯下观之,几乎不见玉质结构,又似有油脂溢出,星芒四射,光彩耀目。
器型经典
香炉造型沿袭宋风,大形至简,庄重典雅。厚口平直微敞,垂腹丰澹,两侧置双耳,上端有一角上翘,平添俊朗轻盈之姿。底承三乳足,肥硕稳重。压经炉之美,重在双耳的力度及精神,整器形神俱佳,予人十足美的享受。
工艺精巧
碧玉香炉属于素活,好似浑然天成一般,线条起伏绵延,视觉流畅而自然。
素活不是个“讨巧”的类型,外行人看热闹,总觉纹饰繁复、造型奇巧的作品带劲。殊不知,越是简单的造型,越容不得半点马虎。结构、比例能在反复经久的审视中接受检验,点、线、面几无暇疵,考验的,自然便是创作者熟稔的手法功夫,甚至包括打磨抛光的细腻程度。
点一炉香,观其形,闻其香,经由这样的过程陶冶心性,暂离世俗纷扰,对困于水泥森林的我们,显然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