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的历史沿袭
“如意”是中国文化中具有典型符号的特殊物件,以名称讨喜而受人欢迎。论及它的根柢,并不那么高贵。其形起源于古代印度的 “阿娜律”,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类似我国古代的“搔杖”(如今叫痒痒挠),搔之可如人意。
乾隆御题紫檀三镶古玉如意
成交价RMB 13,800,000
后成为佛教的持器,僧人讲经问道时传递之表示授权主讲之意,后来成为豪门权贵拿在手中的一种装饰玩物,贵族士大夫在清谈时手持如意直指四座,既助谈兴又增风雅。
因为常不离手,所以又称“握君”,乾隆帝有关如意的诗中就有“巧匠琢荆玉,雅堪号握君”之句。
清代是如意使用的高峰
清代如意基本摆脱了实用用途,如意被视为吉祥瑞器,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乾隆帝尤喜如意,曾作有诗云“处处座之旁,率常陈如意”。
清乾隆 白玉雕正面龙纹福寿如意
成 交 价: RMB 22,400,000
如英国使节马戈尔尼当年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即载:“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又如,观诸清宫旧藏的宫廷书画中,我们亦不难发现如意被持于帝王手中的图像,如郎世宁所绘的《干龙雪景行乐图轴》就是最佳例证。
社会顶层使用如意的高峰是在清代,现在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如意就有三千多柄,绝大部分为清代所制。清宫对如意之推崇空前绝后,乾隆皇帝咏如意的御题诗有数十首。皇帝登基、万寿等节庆之日,临朝议事处政之时,手中的如意便可表达帝意。
大美如意:材质美
樊军民 碧玉螭龙大如意
34×8×6cm 572g
玉如意对于玉料要求较高,且体量较大,多为陈设器,少缺了把玩的乐趣,在当代玉雕中,就较为少见了。由于稀缺,在当代玉雕中,材美工巧的玉如意就更加珍贵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樊军民历时一年有余,取材于80公斤的碧玉大料,创作出了这件料佳、工精、意美的“碧玉龙翔盛世大如意”。
这件如意的用料为碧玉“七号矿”老料,灯下观之,通体不见任何黑点和杂质,玉质极为细腻油润,内含光华,入手温润,且颜色也十分均匀老辣,堪称碧玉颜色之菠菜绿,为碧玉中的极品。这种碧玉料,较为珍稀,仅其玉料价值就值得藏家关注。
大美如意:工艺美
早在3000年前,周代《考工记》中就阐述了工艺美术评价的标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这件大如意除了玉料之美,其工艺也是可圈可点。
如意头呈方圆状,方中带圆,圆中有方,以浮雕技法雕琢为螭龙穿云纹饰,螭龙作盘踞状又颇富身段之变化,螭龙回首向上,四肢颇富力度,以大块面及线条来展现骨肌,绝少繁缛雕工,但工艺精湛令人瞠目。
对于龙纹,历来古玩鉴定时常说能从不同时期的龙看到朝代的兴衰,国力衰落时的龙呈现疲弱之态,而国力昌盛时的龙则呈腾跃张扬之状,今观此如意之龙纹的凌厉之势,即知为盛世之物。
如意背面纵然光素无纹,但抛光精良适巧露出玉质的温润光泽。另方面,趾部尾端的小圆穿孔并垂系有和田玉佩饰及流苏,更属难能可贵。
大美如意:线条美
全器从如意头部的边缘,到中段拱起的桥身,再到柄的尾部,只见优美富有张力的线条和圆润的弧面,不见繁杂雕工,不仅仅展示了大玉不雕的美感,也将这柄如意华美朴茂、大气磅礴的气韵展露无疑。
大美如意:气韵美
这件如意在追求大气磅礴的意境,但是又不失传统的意蕴,风格于朴素中暗含华美,端严中寓意勇武,一身淡妆,素净无瑕,外无媚俗之态,内怀雅致之质,透出对高尚纯洁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此器近于礼器,而繁缛华丽之器则近于玩物。艺术格调之高下,实关乎国运,已非掌上雅玩可以形容了。
这件碧玉大如意堪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樊军民玉如意题材的代表性作品,值得藏家关注。
大师介绍
樊军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玉雕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新疆职业大学和田玉玉雕文化学院院长、客座教授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校外导师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新疆玉雕第三代传承人
品德轩玉雕艺术工作室创始人
樊军民的创作从不拘泥于传统,兼具北方的大气开阔与南方的灵巧秀丽,在创作方面始终以求新求变为要旨,追求固有题材的新表达,善于以小见大,对细节的修饰尤显精到严谨,在意境的营构上,追求玉雕创作意象的表达。无论是炉瓶件,还是玉牌、把件,逸气十足,颇有魏晋之风。近些年甚至将当代艺术尤其是雕塑的元素转移活用到玉雕创作中,别开生面,开风气之先。